104 勾引_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
书荒网 >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 > 104 勾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04 勾引

  那个出生乡野压在所有贵女头上宠冠后宫三十年的皇贵妃死了!

  李玉儿就开始一边锻炼她的婴儿身体,一边学习这里语言。

  李家的大人小孩都很忙,她生母也在坐满月子后就下地了,没有谁会专门照管她,身体太脆弱她不敢也不能做什么大幅度的动作,每天只能妞妞头,伸伸胳膊伸伸腿。也没有人会专门教她说话,她只能认真留意大人们的谈话,结合着她们的表情动作来推断每句话的大概意思。对话中经常用到的字句,李玉儿更是努力记忆。

  当然,她现在还小,并不需要从嘴里冒出一些字句装神童,但这并不妨碍她想要学习语言的决心,况且她现在也没有其他事要做。

  大概李玉儿不是真的小孩,也许她没有多少语言天赋,学习进度非常缓慢。当她学会翻身的时候,才听得懂家里每个人的称呼和一些常用物品的名称。

  当李玉儿学会翻身的时候,她就变成了李家大房两个女孩的新玩具。这时候婴儿的身体也稍稍硬朗了,大伯娘也不再阻止自己两个女儿接触侄女儿了,只是严禁小女儿抱李玉儿。

  两个小女孩是看着李玉儿一天天长大的,觉得小娃娃能够翻身十分好玩。经常把李玉儿背朝上的翻过来,李玉儿也十分配合,每次被两个小堂姐翻了身都努力再翻过来。于是两个小堂姐越发玩的开心,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的说话。

  李玉儿也发现,小堂姐说话慢一些,而且经常重复,显然更适合做语言老师,于是更配合了。而这情况在大人们的眼里,就是三个小姐妹关系十分要好。

  在时间缓慢的流逝过程中,李玉儿感觉自己的骨头渐渐的长结实了,不再是一副软趴趴的模样。听大伯娘说,小孩子这个时段就可以开始学坐了。

  李玉儿又开始了有意识的锻炼,身体还是跟不上意识,不过有进步就是好事儿,几个月的婴儿生活让李玉儿变得非常有耐心。

  “娘,快来看啊!妹妹坐起来了!”刚刚进门的二妞朝着屋里大喊道。

  ‘啪’的一下,受到惊吓的李玉儿又倒在了席子上,努力了半天的成果就这样没了。

  “不要欺负你妹妹,你也是这个时候学坐的。”大伯娘一边纳鞋底一边说道。

  “我才没有欺负妹妹!”二妞反驳完大伯娘后,继续逗李玉儿:“来,再坐起来看看。”

  李玉儿而努力翻了个身,对她丢了个后脑勺。

  “是不是不会啊,二姐教你!”二妞忽视李玉儿的抗议,用她不大的力气迅速抱起李玉儿。

  李玉儿一惊,不敢挣扎,顺着二妞的力道歪歪斜斜的坐着,好在二妞力气比李玉儿想象中的大,并没有摔了她。但李玉儿表示她的小心肝儿受到了惊吓,果然每个孩子都有熊孩子的潜质。

  “不是给你说了吗?三妞还小不能随便抱”大伯母看见李玉儿安全落地,才开始数落自己的女儿。她知道二妞的力气抱得起三妞,但小孩儿没轻没重的,出了事儿咋办?

  “你都抱得,我怎么抱不得?”二妞不服气的问道。

  “就凭我是大人!”大伯母没好气的回道。

  “哼,就知道敷衍我。”二妞转头就去找姐姐了。

  二妞虽然口头上不服软,但实际上是个听话的孩子。之后再想抱软软的小妹妹,也只是眼巴巴的看着,有时候李玉儿看不过意了,勉强愿意让她捏捏手戳戳脸。李玉儿发现她这个小堂姐下手其实很有分寸,不知道是不是大伯母给她说过什么,她对待李玉儿一直都是轻手轻脚的,从来没有把她弄疼过。

  时间缓慢的流过,李玉儿表现的像一个正常婴儿一样,□□月份学会了爬行,一岁多学会了走路,然后开始吐字喊人,并表现出对说话的极大热情。天天跟着两个小姐姐学舌,其实她此时已经听得懂周围人的交谈了,但嗓子总是不能准确的吐字,所以她要练习嗓子和口音。

  在李玉儿两岁半的时候李家发生了一件大事。

  “李老哥啊,你看我家大柱也要相看媳妇儿了,你借我家的五十斤粮食什么时候还啊?”隔壁的邱老头在李家磨磨蹭蹭的喝了半碗白开水,才把这句话问出来。

  “这个……,这个你也知道,我家老二媳妇前年生了个小丫头,今年老三媳妇又怀上、了,确实有点困难。要不,再宽限半年,秋收的时候马上还!”李老头儿低声的为难的请求。

  “你娶三儿媳妇的时候,就说来年还,这都多久了。”邱老头儿怀疑的看着李老头儿:“都是乡里乡亲的,你不会想赖账吧?这说出去也不好听啊。”

  “怎么会!我马上想办法筹,三个月,就三个月后一定还!”李老头是个要面子的人,怎么愿意把欠债的事情拿出去说呢,虽然这十里八乡谁家的底细大家都清楚,但李老头还是愿意自欺欺人。

  打发了收债的人后,李老头儿有些烦恼,要知道这些债主中邱老头还算是好说话的,尚财主就不是这么好打发的了。

  当时李家娶三儿媳时置办席面的银钱就是借的尚财主家的,当时还按了手印签了契,每个月还一成利钱,再这样下去欠的钱会越来越多,而家里的出息全在几亩土地上,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,那里还有余钱。

  李老头儿在家愁眉不展了几天,终于想出了一个‘绝妙’的好办法。

  这么大一群流民,要是发生了民变怎么办?站在城头上的知府看着下面成千上万的灾民,背后冒起了冷汗。现在不是为了政绩而粉饰太平的时候了,知府写了奏疏连夜送往京城,这群灾民光凭他小小的通州府是解决不了的了。

  当奏疏送到京城时,朝堂上的大臣正在为是否因该增派大军去边关吵得不可开交。而当这封奏折被念出来时,朝堂顿时一静,不过半响又炸开了。

  “这通州知府是干什么吃的,这么久才把消息报上来!”户部尚书怒发冲冠的吼道。

  旁边吏部侍郎尴尬道:“这也怪不到通州知府身上,谁也想不到旁边青州府、文州府发生了干旱,灾民都往通州跑,是青州和文州的知府失职了。”

  “失职……,呵呵。”户部尚书都被气笑了。

  “这种官员该杀,不杀不足以平民愤!”一个年轻的御史愤怒道。

  “就是就是,这种官员就该杀。”周围官员纷纷高声附和,像是不附和就不足以证明他们不同俗流一样。

  中年天子盯着下面吵成一锅粥的官员脸色阴沉,旁边宦官知机的大喊了一声:“朝堂之上,岂容大声喧哗!”

  宦官尖锐的声音瞬间压下了朝堂上的喧哗,大臣们连忙跪下请罪。

  “处理青州文州的官员的事压后再说,先说灾民的事怎么解决?”玉阶上的天子并没有叫起,而是平静的问道。

  朝堂上一时间鸦雀无声,大臣们都低着头,假装自己不存在。

  皇帝看着下面刚才还慷慨激昂,现在却装鹌鹑的大臣,一时间怒火烧心,却还是按捺了下来,不动声色的问:“王尚书,你说怎么办?”

  “朝廷要马上赈灾,安抚受灾百姓……”。被叫到的吏部尚书滔滔不绝道。这个时候肯定要说赈灾,不然会被天下人指着脊梁骨骂。

  皇帝皱着眉头听了他说了半天,说的天花乱坠都没说到点子上,直接问道:“怎么赈灾?派谁去?要多少粮食?”

  “这个,可以商讨商讨……”吏部尚书额头开始冒冷汗。

  “户部没粮,也没有银子。”户部尚书见皇帝看他,连忙道。

  大殿上又是一片冷寂,大家当然知道户部没钱没粮,不然早就可以高谈阔论,说出一大堆计划了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再有能力的官员,碰到没粮没钱的情况也赈不了灾。

  “满朝文武都没有办法了吗?难道人就放到那里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吗?”皇帝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开口。

  兵部给事中咬牙说出了一句可能会被戳着脊梁骨骂的话:“可以效仿前朝以工代赈,反正边关还缺人修城墙。”

  ‘以工代赈’听着是体恤百姓,但实际上还是徭役的变种,老百姓哪能真的得了好。不过这样也有好处,老百姓看到了一线希望就不会那么容易反,只要掌控好了徭役队伍,就没那么容易发生□□,消除了这个内忧,才好全力的去解决外患。

  听见他的提议,周围的大臣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,大多眼神带着敬畏,有一些还悄悄离他远一些。虽然知道他这个提议可能没有私心,是为了朝廷,可是就这么轻易的决定几万人的生死,也是心狠,普通人可不敢跟他走太近。

  最后没有大臣提出更好的办法,连最开始高谈着为了平民愤要诛杀官员的那几个也不开口了,皇帝就采用了‘以工代赈’的方法,并派了钦差专门来安排流民‘以工代赈’。

  程府,管事和账房先生正在给程老爷禀报这段时间施粥的消耗。166阅读网

 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hw5.cc。书荒网手机版:https://m.shw5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